停產一年全縣工業產值將減少近60億
2015年,應瑪納斯縣相關部門要求,縣內3家漿粕、粘膠企業全部停產治理,并要求在2015年12月底完成廢水、廢氣改造工作,屆時,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后再予以生產。
“我們用‘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刮骨療傷’的勇氣來做這件事,就是要還百姓干凈的水、清潔的空氣。”瑪納斯縣一名副縣長說。
瑪納斯縣共有3家大型漿粕、粘膠企業,分別是瑪納斯澳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瑪納斯祥云化纖有限公司、瑪納斯舜泉化纖有限責任公司。這3家企業漿粕、粘膠的生產規模及產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6家漿粕、粘膠企業中排名靠前。
這3家企業中,曾有企業被國家環保部通報并進行督辦,同時地方環保部門還要求這些企業進行相關整改和予以處罰,但有關污染問題一直未得到徹底解決。
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重視,以及新《環保法》的出臺,漿粕、粘膠企業污染問題再次引起重視。2015年,瑪納斯縣委、縣政府決定,全縣漿粕、粘膠企業全部停產治理,徹底整治行業環境污染問題。
作為瑪納斯支柱產業的漿粕、粘膠產業,3家企業關停一年將使全縣工業產值減少近60個億,工業增加值減少11.1億元,稅收降低1.2億元。
20多個部門協同“斷后路”式治污
2015年3月底,瑪納斯縣正式實施漿粕、粘膠企業環境治理方案,此方案涉及20多個部門和單位,而上述3家公司陸續開始停產整頓。
“參與人數和部門之多,堪稱瑪納斯縣有史以來治污行動之最。”瑪納斯縣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整治方案,耗資7.15億元的漿粕、粘膠行業治理工程在2015年12月31日前,將分別完成廢水、廢氣等提標改造工程并進行環保驗收,驗收合格后,方予以生產。
漿粕、粘膠產業為瑪納斯縣經濟發展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全行業僅2014年就實現工業總產值194億元,對GDP的貢獻率達5個百分點。
據了解,停產治理污染企業,不僅跟新《環保法》出臺有關,也跟自治區環保部門提出的廢水廢氣提標改造要求有關。早在2013年8月,自治區環保廳就對全疆棉紡企業制訂了環保改造時間表:自2014年6月30日起,棉漿粕企業水污染物排放執行標準將從原來的三級提高到二級,自2015年12月31日起,統一執行一級標準;粘膠纖維企業水污染物排放自2014年6月30日起統一執行一級標準。“如果2015年年底這些企業不達標,還得關停治理。”瑪納斯縣有關負責人表示,
此前邊生產邊治理,但效果并不理想,徹底關停治理后,會讓企業有釜底抽薪之感,“斷了后路,才會拿出更大的決心去治理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