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全球軟包裝前景巨大
據英國派諾國際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到2016年軟包裝消費量有望達到2250萬噸,產值將達到7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91億元),并宣稱隨著金屬罐、玻璃和塑料瓶等傳統包裝形式逐漸被市場所淘汰,軟包裝市場將迎來全新的增長機遇。
另外,根據德國市場調研集團Ceresana發布的報告顯示,至2021年,歐洲軟包裝市場容量將達1920萬噸左右。該公司強調了軟包裝如何滿足消費者越來越高的要求,正因為如此,軟包裝在很多市場領域開始取代硬包裝。
我國軟包裝發展現狀
軟包裝以絢麗的色彩、豐富的功能、形式多樣的表現力,成為貨架銷售最主要的包裝形態之一。食品包裝是軟包裝最大的市場需求,隨著食品包裝的不斷發展變化,我國軟包裝行業也順勢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國內現代意義上的軟包裝行業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20多年來,國內軟包裝行業由小到大、發展迅速,目前已經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呈現出明顯的集團化、規模化趨勢。
作為最有潛力的包裝市場,我國自然會吸引外資進入,這就對于我國軟包裝彩印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目前,就我國內地就有400條左右的進口凹印軟包裝生產線,近千條的國產寬幅高速凹印軟包裝生產線,這些生產線的制造水平已接近或者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世界一流印刷企業正以絕對控股、新建獨資生產企業和控股公司、兼并收購中國優勢企業等方式,加速其在中國的發展。國內軟包裝彩印企業意識到了危機和巨大的機遇,也采用各種方式擴大產業規模,并向行業邊際化領域發展。
隨著裝備和原輔材料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生產、經營、管理經驗的日益豐富,我國軟包裝行業的技術水平突飛猛進,產品質量有了極大提高。僅印刷質量來看,我國軟包裝行業的印刷水平已經相當高,印刷質量比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同類產品高許多。可見,雖然我國凹印復合軟包裝設備制造業僅有十幾年的歷史,但在引進設備的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仿制和自主開發,已取得了很大進步。
總結:
目前,中國內地的軟包裝行業總體發展水平高于俄羅斯等東歐國家,也高于除日本、韓國之外的亞洲其他國家,與韓國及我國臺灣省的軟包裝行業發展水平基本持平。與發達國家軟包裝行業的主要差距表現在產品標準以及中、高檔現代包裝材料,特別是在特種、專用功能包裝材料的開發和生產應用上。另外,我國軟包裝的安全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為之付出努力,讓我國軟包裝行業占據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