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于有市場前景的涉困企業來說,快速協調處置資產,無異于“剔骨療傷”,有利于企業再度起航。
對于有市場前景的涉困企業來說,快速協調處置資產,無異于“剔骨療傷”,有利于企業再度起航。針對這些企業,紹興上虞區確定分類處置方式,動員政府、銀行、企業共同參與,尋找托盤意向企業。采取司法集中管轄、“企業瘦身”、加大核銷、兼并重組等手段,簡化工商、土地變更等程序,加大幫扶力度。
截至目前,已有10家解困企業實施重組,快速恢復生產,盤活土地317.2畝、廠房13.93萬平方米、資產7.37億元;已有16家解困企業通過閑置資產處置、變現對外投資和工業地塊政府收儲等瘦身手段盤活土地899.8畝、廠房28.04萬平方米、資產27.5億元。其中廈門合興包裝(上市公司)司法拍得越州紙品公司資產,通過同行重組,有效盤活土地96.87畝,廠房6.4萬平方米,成為以招商理念推進企業解困的典型案例;自強電纜由關聯的4家擔保企業共同托底,使企業完成資產瘦身;晶盛機電重組浙江聯豐,在盤活困難企業不良資產的同時,有利于加快募投項目進度。
對產能過剩、無救助價值和關閉停產的企業,由屬地政府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審計中介公司進行審計,然后進入快速破產清算程序。目前已司法拍賣24家企業,共拍賣土地2947.6畝、廠房60.34萬平方米、資產32.7億元。
“在資產快速處置上,上虞區探索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抵押物(房產、土地等有形資產)的非司法快速處置通道,如一般破產案件審理期限由原來的22個月縮減到9個月,已常態化簡易化審理企業破產案件13件。”上虞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區還對有排污權證的企業資產實施司法拍賣,依法協調建立排污權證轉讓和拍賣機制,加快爭取不良資產核銷。2014年以來,通過核銷、剝離、盤活等方式化解不良信貸資產32.7億元,區內銀行貸款不良率持續下降。
對于有市場前景的涉困企業來說,快速協調處置資產,無異于“剔骨療傷”,有利于企業再度起航。針對這些企業,紹興上虞區確定分類處置方式,動員政府、銀行、企業共同參與,尋找托盤意向企業。采取司法集中管轄、“企業瘦身”、加大核銷、兼并重組等手段,簡化工商、土地變更等程序,加大幫扶力度。
截至目前,已有10家解困企業實施重組,快速恢復生產,盤活土地317.2畝、廠房13.93萬平方米、資產7.37億元;已有16家解困企業通過閑置資產處置、變現對外投資和工業地塊政府收儲等瘦身手段盤活土地899.8畝、廠房28.04萬平方米、資產27.5億元。其中廈門合興包裝(上市公司)司法拍得越州紙品公司資產,通過同行重組,有效盤活土地96.87畝,廠房6.4萬平方米,成為以招商理念推進企業解困的典型案例;自強電纜由關聯的4家擔保企業共同托底,使企業完成資產瘦身;晶盛機電重組浙江聯豐,在盤活困難企業不良資產的同時,有利于加快募投項目進度。
對產能過剩、無救助價值和關閉停產的企業,由屬地政府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審計中介公司進行審計,然后進入快速破產清算程序。目前已司法拍賣24家企業,共拍賣土地2947.6畝、廠房60.34萬平方米、資產32.7億元。
“在資產快速處置上,上虞區探索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抵押物(房產、土地等有形資產)的非司法快速處置通道,如一般破產案件審理期限由原來的22個月縮減到9個月,已常態化簡易化審理企業破產案件13件。”上虞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區還對有排污權證的企業資產實施司法拍賣,依法協調建立排污權證轉讓和拍賣機制,加快爭取不良資產核銷。2014年以來,通過核銷、剝離、盤活等方式化解不良信貸資產32.7億元,區內銀行貸款不良率持續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