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是大家給予年會踏實接地氣、干貨滿滿的最大贊譽,也是給予自己及同行在新的一年如何讓書刊印刷迎接新挑戰、獲得發展機遇的衷心鼓勵。而當掌聲停下之后,郭健在前一日主旨發言中引用的“莫讓浮云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卻不停在耳畔回響。
近幾年書刊印刷專業委員會年會圍繞行業發展的動向,深度思索書刊印刷企業發展路徑。而每年年會主題的確定也是獨具匠心,在今年杭州年會上,雖然報名參會的企業家數量大幅增加,但主題卻顯得異常冷靜:健康持續發展。或許印刷行業還將繼續經歷這場行業寒冬,也面臨利潤下降、市場萎縮、發展迷思等諸多挑戰,但如何坦然面對現狀,用更為積極的態度和方法實現自身健康持續發展,成為此次年會正能量的源泉。
2015年書刊印刷專業委員會年會上,書刊印刷企業領軍人物共商行業發展良策,共尋書刊印刷企業發展突破點。
1問君何所之
在11月5日的年會開幕式上,郭健在主旨發言《莫讓浮云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中開宗明義,提到本屆年會關注的主題是:過去5年的得與失如何對下一個周期作出預判從而制定正確的企業戰略。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而“十三五”即將開局,對于兩個五年計劃目標的轉變,郭健認為針對印刷行業,上一屆政府對發展的要求更迫切,而本屆政府對“互聯網+”和環保更加重視。
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理事長陸長安則通過印刷工業國內國際市場最新的發展趨勢向在座書刊印刷企業家們提供了建議:未來的印刷工業一定是趨向于全自動化、數字化、產業規模化,如果印刷企業依然在目前狀態停滯不前,將錯過最好的發展時期。
作為中國內陸地區一家異軍突起的書刊印刷企業,湖南天聞新華印務有限公司擺脫過去管理、營銷的舊有思路,全力開拓企業多元化經營。其黨委副書記龔衛東介紹,湖南天聞不僅負責全省中小學義務教育課本的印制工作,更努力開拓社會競爭類業務,2014年社會競爭類業務銷售收入已占總銷售額的58%。而浙江印刷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金漢宏則介紹了其管理創新的經驗,6S管理讓細節落到實處,以最小的人工成本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全面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生產能力。
2大道之行也
本次年會重磅干貨的分享來自11月6日上午,北京印刷協會理事長任玉成分享了目前北京書刊印刷企業在市場變化、環境治理等方面遇到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目前北京書刊印刷企業遭遇了市場層面的產能過剩、需求萎縮以及政策層面綠色印刷治理工作對印刷企業施加的強大壓力,看似“政策倒逼”對印刷企業生存發展不利,但任玉成坦言這是加速規范印刷企業健康成長的用心之舉。
如何應對目前市場和政策方面的挑戰呢?任玉成認為通過高質量人才培訓以及采用智能自動化設備,全面降低低水平勞動力的使用量是印刷企業的當務之急。同時任玉成也給出建議:如果自己的印刷企業在今后的挑戰中已無生存可能,那么現在退出才是理性的選擇。
而由業內專家張建民做出的分析報告《2010-2014書刊印刷會員企業運營數據解讀》成為此次年會上最受期待的部分。張建民將書刊印刷企業的運營能力分為四個維度進行分析,其現場展現的數據分析顛覆了長期以來對于書刊印刷企業的固有思維。比如普遍認為的書刊印刷企業不好做,但實際在過去5年,書刊印刷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有30%的增長,且增長勢頭不減,依然處于行業發展期,不過利潤總額的確在5年內下降了27%。主營收入增長、利潤下降的“倒掛”現象也反映出:書刊印刷的服務對象——出版業是政策保護性行業,其控制價格可以多年不變,而書刊印刷的生產投入要素卻要隨行就市,完全市場化運作,這使得書刊印刷企業增產不增收的有悖于市場規律的現象在行業內普遍存在。
而如果以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作為標準,將樣本企業分為規模以上和規模以下企業,則能夠發現出版印刷的行業門檻已經形成。對于處于產業鏈產品生產環節的書刊印刷企業而言,可持續的價格優勢是目前最主要的市場競爭手段,而通過規模效益來實現價格優勢已經在樣本企業中展現無遺。另一個以業務類型對樣本企業經營狀況的分析中,商業類、期刊類、圖書類等越是受市場因素支配的業務類型越展現出更好的經營活力。這也引人深思,書刊印刷市場不變的是它的“存在”,變化的則是它的“運行機制”,市場這雙“看不見的手”將通過資源調配來影響不同業務類型企業的經營,如何積極適應來自市場的挑戰是書刊印刷企業再升級的主要命題。
此外,伴隨著網絡媒體、數字印刷技術的出現,書刊印刷一直被認為受到強烈沖擊,而實際上與傳統紙媒有替代關系的各項業務總收入占數字出版總收入比例僅為2.06%,說明這種替代威脅仍需時間驗證。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隨數字印刷技術的不斷完善,如果某一天噴墨印刷與膠印的盈虧平衡點在5000印交叉,也許市場格局就會發生巨大變化。
3成蹊正可尋
如果將任玉成以北京書刊印刷為樣本所作的分析和張建民以80家代表性書刊印刷企業經營數據所作的報告看作是一場深入的“觀微”,那么所舉辦的書刊印刷企業家圓桌論壇則將觀微之后的“論道知著”進行到底。
圓桌論壇一開始,江西新華印刷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健就認為張建民所作報告中的企業情況與江西新華并不相符。作為內陸地區的新華系統企業,江西新華近兩年將主要力量放在了基礎建設中,不僅有了嶄新的廠房,更積極開拓除了書刊印刷之外的業務,而最新的全自動包裝生產線即將上馬,為江西新華多元化業務戰略提供新的契機。但曹健也坦承目前的書刊印刷企業需要從資金利用率、總資產保值增值率等方面進行提升,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挑戰。
而中國農業出版社印刷廠廠長藺再坤則特別認同報告中書刊印刷行業門檻已經形成的結論。作為一家規模以上書刊印刷企業,其主營業務和房租等副項經營收入已經不相上下,對目前的市場環境缺乏信心。藺再坤說很多同行朋友一致認同目前不太敢投資印刷設備,擔心投資回報周期太長,承受太大的市場風險,這也是書刊印刷企業近幾年規模沒有太大變化的主要原因。另外,書刊印刷企業稅負過重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升級發展。
云南新華印刷實業總公司董事長馬濤則對未來書刊印刷的發展很有信心,一方面云南市場正在逐步發展,新華印刷系統優良的企業傳統與不斷更新的企業經營理念,再加上政府在文化戰略上的不斷支持,無論是優惠政策、土地還是資金,云南新華都處在非常難得的發展機遇,相信在市場的打磨之下會更具競爭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06工廠廠長陳良兵則介紹了素有“印刷之鄉”美譽的廊坊市印刷市場情況,由于大量頗具活力的民營印刷企業的存在,廊坊印刷工價因為惡性競爭而不斷下降,甚至能達到每色令10元。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06工廠一方面憑借優異的質量主抓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精品印刷市場,另一方面也在圓滿完成軍隊印刷生產任務的同時,大力拓展新業務、新項目,每年產值遞增20%,但對于目前混亂的印刷市場,陳良兵呼吁政府能夠出臺一些有力措施,對粗放型發展的低端印刷市場進行管制。
內蒙古愛信達教育印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照日格圖介紹,愛信達教育印務雖然是一家民營企業,卻擔負著目前內蒙古地區教材教輔印刷等原本屬于“新華印刷”的任務,這主要是因為2011年以后政府放開了印刷管制,更具有經營活力的愛信達教育印務在印刷質量、交貨周期以及各項管理方面都日臻完美,從2011年到2013年每年的利潤率都高達20%以上。但照日格圖提到了一個問題,目前教材印刷工價執行的依然是1996年的標準,希望眾多書刊印刷企業團結起來,一起向相關部門提議重新調整印刷指導工價。
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志軍介紹,近幾年安徽新華收購了幾家頗具優勢的民營書刊印刷企業,但他發現,安徽新華一年印刷量為80萬令紙,其擁有500多名員工,而其收購的一家民營企業一年印刷量是70萬令紙,卻只有300多名員工,這說明新華系統在生產效率及投入產出比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于是,安徽新華通過ERP系統主抓效益,并利用資本杠桿兼并多家企業,將民企的活力與國企的社會資源有機結合起來。
北京嘉和頂新科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耀則為大家帶來這樣一個訊息:目前歐盟以及日本等正面向印刷企業提供50%的補貼以促進其全面淘汰老舊低產能設備,這也是為什么近幾年在中國市場上看到大量二手機的原因。通過補貼的形式促進印刷企業的硬件升級,這樣的做法值得中國借鑒。而另一方面,剛剛放開的二孩政策對于中國的書刊印刷企業是一個利好消息,將再一次提升教育教材教輔以及配套印刷品的需求。
在一片掌聲中,200余位中國書刊印刷企業家代表們或興奮,或深思,或在交流中再次迸發靈感,或在安靜獨處中回味會議心得。承接2014年郭健提出的問題:行業寒冬已經到來,我們該如何御寒?而今在西子湖畔圍爐促膝而談,或添柴或溫酒,在星火升騰之時迸發出中國書刊印刷企業的燦爛希望。